一个人最顶级的才华,是会填坑
发布日期:2022-04-07 18:31:47
作者
:刘润
浏览量
:651
刘润
发布日期:2022-04-07 18:31:47
651
金三银四招聘季,又到了很多公司招聘新人的时候。
有同学问我,人性太复杂了,短暂的接触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了解一个人,该如何快速判断靠谱人才?但在我看来,我眼中的优秀员工,至少需要具备3点基本素质。
有态度
所谓“有态度”,就是做事充满激情,能扛事儿,能填坑,能及时补位。在去年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成功举办后,我对这一点,深有体会。比如,启动太晚导致时间太仓促,团队合作有很多摩擦,PPT改到最后一分钟,等等等等。但是,在这样的战役中,你才能看出来,在遇到真正巨大的挑战时,谁会下意识地往后退一步,谁反而会不服气地往前挺半步。在这样的战役中,你才能看出来,不管怎样强准备总有漏洞,而谁一直在默默地腾挪补位。不管你怎么万事俱备,总会有第一万零一件,怎么都没想到的事会发生。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很多时候,就体现在思维模式的差异之上。“我很抱歉,我不知道我能得到什么支持,所以我不能帮助你来做这件事”。每当听到这类的表述的时候,我的探测器就“哔”的亮起黄灯,提示这是被我列在“反对”列表里的事情。我把他们都归类为缺乏(“能”的态度),或者说是具有(“不能”的态度)。“不能”的态度就是凡事先想到不行,办不到,不可能。然后展开,如果要做到的话,需要谁谁谁的支持,要和谁谁谁合作,要比竞争对手快,要得到大老板同意。然后逐一去解决这些问题,说“我们有机会把可能变为现实,下面需要的将是不懈的努力。”一开始很多人不看好,但是拥有“能”态度的人,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。当你想要列举出一堆什么是人才的标准,什么能力不可或缺时。我想,填坑力,一定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中,最耀眼的一个。 成年人不需要那么多的优点和才华,能扛事儿,能填坑,就已经是“才华横溢”了。
能执行
比如,会写文章的人,我还会看看他是否会排版,是否会熟练使用excel,是否会用一点PS,Pr,AE……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的人,通常会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人。很多人想好这件事我应该这么干,但是一动手,却发现什么都不会。因为他没干过。在创业公司,有的时候,能把一件事亲手干出来,比你想好怎么干更重要。因为创业公司不会给你搭个班子,设计你去找谁,文案你去找谁,市场推广你去找谁……除了工具思维能力,关于执行,还得有“扛目标”的能力。 扛目标的意思,不是说这个目标可完成可不完成,而是必须得完成。在凌晨3点前攻下某个山头,这就是将军给这个团的团长定下的目标。那你说,对于团长来说,在凌晨3点攻下还是在凌晨5点攻下,有区别吗?如果是在凌晨5点攻下,那不也算完成了任务吗?反正我把山头攻下来了对吧?但是,团长可能不知道的是,将军让他在凌晨3点前攻下,是因为凌晨3点半大部队要通过这个山头。所以,如果团长私自改了目标,凌晨5点才攻下山头,那将军的整个计划就被打乱了。对于一个组织来说,所有的目标,都是为了更高层面的协作。 能执行的人,应该最早意识到这些困难,然后主动去找资源,想办法解决。而一旦目标定下来,意味着团队成员把后背交给了彼此。
肯思考
在一楼看外面,都是细节,自己附近的那点东西,市井吵架,违章停车。站在十楼看外面,能看到局部,细节慢慢消失,轮廓关联显现。站在百楼看外面,就是看全局,你会体会到自然资源的分布,城市设计的气魄。大老板的办公室在100楼,老板在10楼,你在1楼。你是否愿意主动地跑到5楼、8楼,甚至10楼看看都能看到啥,再到1楼执行?王兴说:“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,愿意去做任何事情。”就算你觉得该做的都做了,那是不是有一些你本来以为不该做的,其实是可以做的呢?“遇到困难想办法”这件事情,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。 你可以问一些具体的问题,去考验他思考的深度和能力。疫情期间,很多美国人开始在家里种花,园艺需求大增。那么请问:如果给你15天时间,你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,如何在美国的园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?通过他思考问题的过程,你首先能知道,他思考问题时逻辑的严密程度如何?中间是不是有漏洞?比如,他有没有思考到关税的问题?他有没有思考到特殊品的管制问题?他有没有思考到一些生产企业可能没有复工的问题?他有没有思考到美国市场竞争对手的问题?他有没有思考到外汇汇率变化的问题?等等等等。园艺需求到底是什么呢?包括草坪吗?包括剪草机吗?应该从哪个角度去选产品呢?如果卖剪草机,需要一些什么样的能力?那卖花、卖草、卖种子呢?等等等等。然后,15天是非常短的时间,通过非常短的时间,你就可以看他怎么去做取舍。所以,在面试过程中,随便问一个问题,你就能够知道他的思考能力到底怎么样。
所谓“有态度”,就是做事充满激情,能扛事儿,能填坑,能及时补位。成年人不需要那么多的优点和才华,能扛事儿,能填坑,就已经是“才华横溢”了。 -END-